央广网昆明6月19日消息(记者李健飞 通讯员张伟明 黄再云)6月15日,全长17.5公里的中老铁路最长隧道——安定隧道1号斜井进入正洞施工作业,1号斜井从施工设计上仅承担安定隧道2公里的正洞施工,但为了这2公里的正洞施工,建设者却历经3年打了2.6公里的1号斜井,1号斜井顺利进入正洞施工,将极大改善施工环境,加速安定隧道建设,为中老铁路按期建成通车奠定坚实基础。
全长17.5公里的安定隧道位于云南元江县与墨江县交界处,地处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缝合带附近,穿越巍峨的哀牢山山脉,是中老铁路全线第一长隧,共穿越20条断层和2个向斜构造,地质条件极为复杂,集岩溶、软岩、涌水、高地应力、高地热于一体,被称为地质博物馆,其工程规模、建设难度与工程风险在国内隧道施工领域首屈一指。
“为实现长隧短打,安定隧道分7个工区同时施工。全长2.6公里的1号斜井,是全线最长的斜井,纵坡8.4%,斜井洞口到正洞高差200多米,相当于66层楼房的高度,是安定隧道长隧短打的关键线路,围岩变化频繁,施工难度极大。”中铁五局玉磨铁路项目部副经理彭连贵说。
据了解,自2016年8月开工建设以来,斜井施工过程中存在高地应力、软岩大变形、涌水量大等诸多施工难题,同时还需要克服长距离通风、高地热降温等技术难题,掌子面出水量大,洞内温度保持在40摄氏度以上,高温进一步增加施工作业难度。
彭连贵告诉记者,1号斜井每天涌水量达2.6万立方米,我们采用大型水泵分级向外接力抽水,水泵有20多个,如果停电1个小时,洞内涌水量达到1000多方,整个作业面就如同游泳池一样的无法施工,洞内我们专门配备有救生衣,防止意外的发生。
面对复杂地质,参建各方积极开展软弱围岩快速施工研究,采用三台阶带仰供一次开挖成型的成熟工法,实现了隧道软岩施工由慢到快的大逆转,创下软弱围岩施工月开挖最高142米的纪录,1号斜井进入正洞施工作业,可改善施工环境、多开正洞施工工作面,加快隧道建设速度。目前,隧道正洞开挖5.5公里,剩余12公里,预计2020年上半年贯通。
中老铁路一端连着中国,另一端连着老挝,是联通中老两国的重要基础设施,这条承载着中老两国人民对和平、友谊、繁荣的梦想之路,是“一带一路”倡议提出后,首条以中方为主投资建设,与中国铁路网直接联通的国际铁路。线路全长1000多公里,建成通车后,云南昆明至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仅需3小时左右,至老挝万象有望夕发朝至。